政务信息公开

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解读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

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解读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

分类:政务信息公开 大小:未知 热度:5593 点评:0
发布:
支持:
关键词:

应用介绍

教育部财务司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进行解答,强调新修订的管理办法旨在更好地支持高校贫困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该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岗位设置、规范酬金标准及使用管理等。教育部财务司等相关负责人就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进行解读,新规定旨在支持贫困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包括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岗位设置和规范酬金管理等。

本文目录导读:

  1. 修订背景
  2. 实施措施
  3. 预期效果
  4. 问题与解答

教育部财务司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就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修订背景

负责人首先介绍了此次修订的背景和原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变化,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高校学生的资助需求也日益增长,原有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需求,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此次修订旨在更好地规范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工作,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锻炼能力的积极性。

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修订的主要内容,新办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1、扩大了资助范围,新办法明确,不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参与勤工助学,其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与,以锻炼能力、增加社会经验为目的。

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答记者问

2、强化了岗位设置和管理,新办法要求高校设立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并加强岗位的管理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3、规范了薪酬标准,新办法明确了勤工助学的薪酬标准,要求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薪酬水平,保障学生的劳动权益。

4、加强了监督与评估,新办法要求高校建立健全的勤工助学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勤工助学工作的规范运行,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办法。

实施措施

负责人还介绍了实施新办法的具体措施,教育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新办法的落实,各高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新办法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将加强对高校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答记者问

预期效果

负责人表示,实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将带来以下几个预期效果:

1、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新办法扩大了资助范围,允许更多学生参与勤工助学,这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勤工助学是学生接触社会、增加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新办法的实施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3、保障学生的劳动权益,新办法明确了薪酬标准和劳动条件,要求高校保障学生的劳动权益,这将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答记者问

4、促进高等教育公平,通过勤工助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资助,减轻经济负担,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问题与解答

在采访过程中,负责人还回答了一些记者关心的问题,如何保障勤工助学的岗位质量?如何确保薪酬标准的合理性?负责人表示,高校将建立岗位评估机制,对岗位进行筛选和评估,确保岗位的质量和学生的权益,教育部将指导高校合理确定薪酬标准,确保薪酬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负责人表示,实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是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保障学生权益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全力推进新办法的落实,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勤工助学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希望各高校能够认真执行新办法,确保勤工助学工作的规范运行,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