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接受了记者采访,强调评价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学校特色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指出,评价过程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避免单一评价方式,注重多元评价。负责人还就如何实施评价指南、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本文目录导读:
您好,请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能否就新发布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
负责人:您好,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解读。
背景与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认识到对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阶段,而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尤为关键,此次发布的《指南》旨在明确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方向、原则、内容和方法,引导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1、评价理念:坚持育人为本,突出全面性和发展性,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关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师资队伍、课程实施等方面。
2、评价原则:遵循公平性、客观性、科学性、导向性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反映学校办学质量。
3、评价内容:包括学校办学方向、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学校管理与文化等方面,力求全面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4、评价方法:强调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制定《指南》的考虑因素
在制定《指南》时,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二是结合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实际,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和亮点;三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结合,避免单一评价方式带来的片面性;四是引导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指南》的实施与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指南》的实施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强化指导培训:加强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指南》的认识和理解,确保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严格监督评估:建立监督机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4、加强结果反馈: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指导学校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工作,提高办学质量。
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指南》,我们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一是引导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三是激发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增强教育的公信度。
回应社会关切
我们深知,《指南》的发布只是起点,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将其落到实处,对于社会关切的问题,如评价标准是否过于繁琐、评价过程是否公平等,我们将通过加强宣传解读、完善评价制度、强化监督评估等方式予以回应和解决,我们也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发布是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支持这一工作,共同推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