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详解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详解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分类:政策法规 大小:未知 热度:1386 点评:0
发布:
支持:
关键词:

应用介绍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计划旨在提高特殊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计划通过加强特殊教育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该负责人强调,特殊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本文目录导读:

  1. 背景介绍
  2. 政策目标和重点任务
  3. 政策实施情况
  4.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5. 未来展望和对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了详细解答。

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殊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满足残疾儿童的学习需求,教育部制定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该计划旨在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政策目标和重点任务

1、政策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指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特殊教育的普及和提质,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使残疾儿童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和生活质量。

2、重点任务

(1)扩大特殊教育规模,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鼓励和支持普通学校开设特殊教育班级,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

(2)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和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类型残疾儿童的学习需求。

(3)加强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特殊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建立特殊教育数字化平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特殊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答记者问

政策实施情况

1、实施进展

截至目前,《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各级教育部门积极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师资队伍逐渐壮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成效亮点

(1)特殊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开始开设特殊教育班级,为残疾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2)特殊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个性化教学得到重视。

(3)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为特殊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答记者问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尽管《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资源配置不均,在一些地区,特殊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难以满足残疾儿童的学习需求。

2、师资力量不足,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仍然面临困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

3、社会认知度不高,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知度和支持度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未来展望和对策

1、未来展望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特殊教育将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特殊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答记者问

2、对策建议

(1)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提高特殊教育资源的质量和覆盖面,确保每个残疾儿童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加强师资建设,加大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特殊教育事业。

(3)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强特殊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知度和支持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