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就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回答了记者提问。该规划旨在提高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应对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规划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训体系、推进教学改革等措施,以确保思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该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思政教师,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全面改革,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和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二、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背景和目的。
负责人回答: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背景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历史使命和挑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着内涵式发展转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制定这个规划的目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负责人回答:《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二是加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三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四是加强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规划》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二是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和学术研究;三是注重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学科发展;四是注重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四、记者提问: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如何确保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
负责人回答: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确保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二是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三是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术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五、记者提问:《规划》中提到加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请问具体有哪些措施?
负责人回答: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科研能力,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和学术研究,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二是加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三是建立教师学术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四是设立教师科研项目和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研究。
六、记者提问:请问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负责人回答:为了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二是加强监督和评估,对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三是加强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四是鼓励各地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创新和实践,推动《规划》的落地生根。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