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详解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详解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分类:职业教育 大小:未知 热度:3829 点评:0
发布:
支持:
关键词:

应用介绍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接受了记者采访,强调评价的重要性,指出评价应全面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负责人还介绍了评价指南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节,强调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本文目录导读:

  1. 背景介绍
  2. 制定过程
  3. 重点解读
  4. 实施与落实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就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和解答。

背景介绍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制定《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背景和意义。

负责人:制定《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制定《指南》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公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制定过程

记者:《指南》的制定过程是怎样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答记者问

负责人:《指南》的制定经过了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我们广泛听取了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政策和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指南》。

记者:《指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负责人:《指南》包括总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组织实施和附则等五个部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鼓励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重点解读

记者:《指南》中有哪些重点内容和亮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答记者问

负责人:《指南》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等方面,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南》的核心思想,强调学校要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方面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指南》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均衡发展。《指南》还鼓励学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

亮点方面,首先是评价方式多元化。《指南》鼓励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其次是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指南》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最后是注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指南》要求评价结果要客观、公正,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实施与落实

记者:《指南》实施后,如何确保落地生效?

负责人:《指南》的实施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将加强宣传解读,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了解《指南》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确保学校按照《指南》的要求进行质量评价,我们还将加强评价与招生的衔接,推动评价结果的科学运用,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加公正、科学的评价服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答记者问

记者:最后请您对《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实施做出总结和展望。

负责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制定和实施是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指南》的落地生效,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指南》的实施,共同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不断完善《指南》的内容和评价方式,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就是本次的答记者问,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引领我们走向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未来。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