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接受了记者采访。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公益原则,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此次改革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请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当前我们国家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负责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矛盾日益凸显,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
记者:如何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呢?
负责人: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加强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还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要加强督导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记者:在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过程中,如何保障公平性和普及性?
负责人:保障公平性和普及性是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核心,要完善入学制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要加强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还需要加强教育督导和监测,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记者:在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师资建设和管理?
负责人:师资建设和管理是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完善教师招聘制度,加大招聘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要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要推进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还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记者:在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负责人:地方政府在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效益,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还需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