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

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详解,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回应关切

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详解,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回应关切

分类:民办教育 大小:未知 热度:1354 点评:0
发布:
支持:
关键词:

应用介绍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回答了记者提问。该规划旨在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教材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规划强调要优化教材结构,更新教材内容,加强教材审核和监管,确保教材质量。还将注重教材与信息化相结合,推动数字化教材建设。该规划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目录导读:

  1. 规划背景与意义
  2. 规划目标与任务
  3. 重点举措与实施路径
  4. 特色亮点与创新点
  5. 预期成效与影响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规划背景与意义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制定《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的背景和意义。

负责人:制定这一规划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的决策部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改革发展,我们的教材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指导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工作,推动教材高质量发展。

规划目标与任务

记者:《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呢?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答记者问

负责人:本《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大中小学教材体系,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任务:一是加强教材建设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协调;二是深化教材研究,提高教材质量;三是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出版、发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四是推进教材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字化水平;五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材资源。

重点举措与实施路径

记者: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重点举措和实施路径?

负责人: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教材建设正确方向,建立健全教材建设管理机制,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出版、发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材研究和编写能力,我们还将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数字化教材建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材资源,提高我国教材的国际化水平。

特色亮点与创新点

记者:《规划》中有哪些特色亮点和创新点?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答记者问

负责人:《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强化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确保教材建设的正确方向,注重科学性和时代性,体现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和新趋势,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还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预期成效与影响

记者:您认为实施《规划》后,将会产生哪些预期成效与影响?

负责人:实施《规划》后,我们将取得以下预期成效与影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大中小学教材体系,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教材高质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材资源,提高我国教材的国际化水平,这些成效与影响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记者:请您对《规划》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答记者问

负责人:《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材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任务、举措和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将继续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教材研究和管理,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国教材的质量和水平,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就是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答记者问的内容,希望通过这一规划的实施,推动我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