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负责人就2020年版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回答了记者提问。该指导目录旨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素养和审美能力。负责人强调,推荐书目既注重经典性,又兼顾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求。还将加强对学校阅读课程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关注,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就这一话题,采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负责人,为读者解答相关疑问。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出台背景。
负责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许多学生在阅读选择上存在盲目性,部分家长和学校也存在阅读指导的困惑,我们结合国内外阅读研究成果,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学科特点,制定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旨在为学生、家长、学校提供阅读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记者:请问制定《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负责人:制定《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主要依据包括:一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二是国内外阅读研究成果,三是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学科特点,四是优秀文化作品的传承与发展,在目录的编制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记者:《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有哪些特点?
负责人:《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性,目录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需求;二是科学性,目录的编制结合了国内外阅读研究成果,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三是指导性,为学生、家长、学校提供阅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四是文化性,目录中的作品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有助于学生的文化传承。
记者:请问如何保证《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实施效果?
负责人:实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需要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将阅读指导纳入课程计划,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和资源;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阅读需求,引导孩子选择适合的读物;学生应积极参与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将建立评估机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目录内容。
通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负责人的解答,我们对《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目录的出台为学生、家长、学校提供了明确的阅读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综合素质,实施该目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学校、家长、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希望《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发布能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教育带来新的变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工作中,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将继续关注阅读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和优化《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