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教育部负责人解读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加强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力度

教育部负责人解读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加强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力度

分类:政策法规 大小:未知 热度:952 点评:0
发布:
支持:
关键词:

应用介绍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接受记者采访,强调将加强对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的监管力度,规范其组织管理,确保竞赛活动的公益性和科学性。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新出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负责人详细解读了《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并回答了记者关于竞赛活动管理的问题。

一、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的出台背景。

答: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日益增多,对于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也看到,一些竞赛活动存在管理不规范、导向不明确等问题,甚至出现了违规违纪现象,给中小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加强和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制定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

答:《管理办法》主要包括总则、竞赛活动管理、组织主体及职责、参赛对象及要求、评审认定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公益性原则。《管理办法》要求竞赛活动必须遵循公益性原则,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对收取费用的竞赛活动,要求明确费用标准和用途,并报教育部门审核批准。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强调规范管理的原则。《管理办法》对竞赛活动的组织主体、参赛对象、评审认定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竞赛活动的规范有序进行。

强调导向性原则。《管理办法》要求竞赛活动要体现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避免功利化倾向。

三、问:《管理办法》对竞赛活动的组织主体有哪些要求?

答:《管理办法》对竞赛活动的组织主体提出了明确要求,主办方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或组织,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专业性和权威性,要加强对参与竞赛活动的教师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还要加强对合作企业的监管,防止违规营利行为的发生。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四、问:《管理办法》对参赛对象和要求有哪些规定?

答:《管理办法》明确了参赛对象为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强调竞赛活动应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对参赛学生的年龄、年级等也进行了规定,确保竞赛活动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五、问:《管理办法》如何保障竞赛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答:《管理办法》从多个方面保障竞赛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严格评审认定程序,确保竞赛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监督管理,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确保竞赛活动的公正性,还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竞赛活动的公信力。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六、问:《管理办法》的实施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答:《管理办法》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规范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防止功利化倾向,有利于提高竞赛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竞赛资源,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竞赛环境,保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

《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的出台和实施,是教育部规范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的重要举措,这将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公正、优质的竞赛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