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公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详解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详解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

分类:政务信息公开 大小:未知 热度:5655 点评:0
发布:
支持:
关键词:

应用介绍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接受了记者采访。该方案旨在加强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家校社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方案将注重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互利共赢,为青少年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本文目录导读:

  1. 方案背景
  2. 方案目标
  3. 方案实施
  4. 问答环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新发布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就方案的背景、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方案背景

负责人首先介绍了方案出台的背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完善,家庭教育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教育部决定出台《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方案目标

负责人指出,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机制,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丰富学校育人手段,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方案的主要内容,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等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育儿能力,深化家校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育人活动,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合力,加强学校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的联系,整合社会资源,丰富学校育人资源,建立健全“教联体”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职责,确保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答记者问

方案实施

负责人强调了方案的实施要点,各地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学校要积极参与,主动与家庭、社区等建立联系,共同推进育人工作,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加强督导评估,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问答环节

记者提问:方案中的“教联体”具体指的是什么?

负责人回答:“教联体”是指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教育联合体,通过构建这一联合体,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记者提问:如何保证家长参与学校育人活动的积极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答记者问

负责人回答:我们通过深化家校合作,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育儿能力,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育人活动,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合力。

记者提问:如何整合社会资源,丰富学校育人资源?

负责人回答:我们将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体验活动,通过引入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记者提问:如何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答记者问

负责人回答:我们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职责,确保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督导评估,对实施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负责人表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的出台,是教育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机制,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