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教育部详解全国教育系统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21-2025年)

教育部详解全国教育系统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21-2025年)

分类:单位概况 大小:未知 热度:687 点评:0
发布:
支持:
关键词:

应用介绍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进行解答,强调加强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出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包括推进课程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等。该规划旨在全面提升教育系统法治化水平,培养学生法治素养,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本文目录导读:

  1. 规划背景与目标
  2. 主要任务与措施
  3. 创新点与特色
  4. 实施与保障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培养法治人才、普及法律知识、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接受了记者采访,就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和阐释。

规划背景与目标

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制定《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背景,他指出,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发展,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法治素养,已成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教育系统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合格人才。

主要任务与措施

负责人详细阐述了规划的主要任务与措施。

1、加强法治课程建设,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确保法治课成为中小学和高等院校的必修课。

2、深化法治教育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讲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答记者问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法治教育专业教师,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构建家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在法治教育方面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

5、深化法治教育评价改革,建立科学的法治教育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法治教育效果。

创新点与特色

负责人指出,本次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创新点与特色:

1、强调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构建,本次规划注重学校、家庭、社会在法治教育方面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发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答记者问

2、突出实践育人,规划强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3、强调评价与改革的结合,本次规划注重建立科学的法治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推动法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实施与保障

负责人就规划的实施与保障问题强调了几点: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2、落实经费保障,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法治教育的投入,确保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答记者问

3、加强监督检查,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4、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规划的内容和实施情况,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负责人最后表示,《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出台,对于推动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合格人才,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通过本次采访,我们对《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教育部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相关应用